一、背景介紹
為了滿足政府監管豬肉的安全生產和食品消費者的知情權,保障豬肉食品的公共安全,如何實現高效養殖與透明化監管豬肉食品的流通供應環節并讓人們吃上安全、優質放心肉等畜牧食品成為整個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由于供給體系的復雜化使得消費者獲取所消費產品的安全信息變得困難,如果沒有生產信息的有效傳遞,消費者很難從最終產品了解其安全性;畜產品生產急需一個統一的安全體系框架,使其生產過程在合理的制度和監督下進行。
到目前為止,社會上還沒有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畜產品安全管理體系,沒有通過實施嚴密科學的安全管理并充分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在畜產品產業鏈各個環節實施對產品安全的監管和追溯,無法為社會提供質量和安全有保障的放心食品。
同時,由于畜產品供應鏈中各個環節的信息相對獨立,沒有統一的平臺對數據進行存儲和利用,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向消費者提供完整的產品質量追溯服務,也不能向政府監管部門提供全程質量監管數據。
在國際上,歐美和日本等很多國家政府采取積極措施,并出臺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畜產品必須實現從農場到餐桌全過程數據監控和質量可追溯; 否則不允許上市銷售,不具備可追溯性的畜產品禁止進口。建立“畜產品安全監控管理系統”是產品走向國際市場所必需的,也是提升企業產品品牌形象,提高國際競爭力所必需的。
對于養殖和屠宰企業,目前企業的管理手段相對單一,大部分仍是依靠手工方式進行數據記錄,對生產過程中的各項數據并不能及時準確的了解和科學的統計。從而很難在企業經營過程中進行科學的決策和有效的風險防范。而且,企業也需要產出能夠被市場真正認可的“放心食品”,以提升企業的品牌價值和經濟效益。
對于消費者,頻頻曝光的食品安全責任事故,如最近瘦肉精事件等使得廣大消費者更加迫切和強烈地期盼安全肉、放心肉。從而保證自己的消費權益和健康要求。
二、項目簡介
由飛陽提出的“RFID 生豬安全監控與追溯管理系統”是利用RFID作為信息載體,并依托網絡通訊、系統集成及數據庫應用等技術,在企業內建立一套信息化系統,實現在對整個生豬整個產業鏈中從飼料、養殖、防疫、屠宰、加工、儲存、運輸,一直到終端消費的每個環節進行全程記錄,并可以向上游或下游追溯查詢。
同時,相關部門可以借助這個平臺實現對整個畜牧產業鏈的各種活動進行有效地監控,實現并及時準確的進行數據統計。消費者也能夠利用這個系統對購買的畜產品的信息進行全程追溯。從而確保市場銷售的“每一塊肉”都通過嚴密監管,“來源清楚、去向明白,消費者放心”。
通過追溯,實現畜產品“來源可追溯,流向可跟蹤,信息可保存,責任可追查,產品可召回。
三、RFID技術簡介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數據信息, 識別無須人工干預,可同時識別多個目標對象,工作于各種惡劣環境,操作快捷方便。
RFID 系統基本結構及工作原理示意圖
有現代化畜牧業信息化管理系統,要求管理無紙化、 序化、規范化、智能化等特點。而RFID 智能標簽,因為具有防水、防磁、防靜電、無磨損、信息儲存量大、一簽多用、操作方便等特點,成為現代化畜牧業信息化管理最理想的解決方案。
作為信息載體,RFID 與條形碼比較具有以下優勢:
四、系統實現方案
1.養殖環節
在仔豬出生后的一定時間段內,統一由養豬場給每頭豬在耳朵上安裝電子標簽耳標,每個電子標簽耳標具有全國唯一的號碼,即“生豬號碼”,建立起每頭RFID 生豬安全追溯管理系統簡介豬的“電子身份證”。并將養豬場代碼、批次號、圈舍號等標識性信息寫入RFID耳標內,同時將與每頭豬對應的仔豬來源、父親編號、母親編號、品種品系、進場日期、出場日期、出場原因等信息統一也寫入RFID芯片中。
隨著生豬的不斷生長,利用RFID 讀寫器對耳標進行讀寫操作,記錄養殖過程中所發生的重要信息,如用料情況、用藥情況、防疫情況、健康狀況等信息。
同時,把讀寫器采集到的數據信息導入豬場RFID 養殖管理系統,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供給企業管理人員使用。
豬場養殖管理系統數據通過網絡上傳到監控及追溯管理平臺。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豬肉安全監管與追溯平臺實現對養殖環節各項數據進行查詢,從而實現實時監管和質量安全追溯。
2.屠宰環節
生豬出欄后進入屠宰加工廠,通過RFID 讀寫器獲取生豬的來源及養殖信息,判斷其是否符合屠宰要求,只有符合屠宰要求的生豬才能進入屠宰加工生產線。
在規模屠宰場的滑軌屠宰線上嵌入RFID 讀寫系統,自動查驗并分揀出檢疫不合格產品,并記錄屠宰生產各個環節的質量信息。
生豬進入屠宰生產線后,應通過RFID 讀寫器將電子標簽耳標內的生豬號碼、養豬場號碼等標識信息寫入屠體標簽內,此時“生豬號碼”就轉換成了“屠體號碼”。在屠宰過程中,RFID 讀寫器采集重要工序的相關信息,并與計算機相連,把采集到的數據信息導入屠宰加工管理系統。(說明:屠宰線RFID 自動讀寫通道)
屠宰完成后,生豬屠體進入加工生產線,對屠體進行最初分割。這一環節, 將根據豬肉產品的位置、質量、大小進行分類分級,包裝成物流單元,并利用屠宰環節傳遞過來的標識信息,生成所需信息的EAN-UCC 條碼標簽。按照需求不同,可以生成箱/盒標簽和托盤標簽兩種標簽。如果產品要進行分銷和零售,就生成箱/盒標簽,標簽要包含:批號、包裝、日期、屠宰加工廠代碼、原產國(地)、 養豬場代碼等。如果產品要進行倉儲和物流運輸,就生成托盤標簽,標簽要包含:SSCC、物流單元內貿易項目的GTIN、物流單元內貿易項目的數量、托盤化日期、凈重、毛重、原產國(地)、屠宰加工廠代碼、養豬場代碼等。所有的條碼信息都應導入屠宰加工管理系統,并與前一個環節相關聯。
3.終端銷售
銷售者在買到豬肉后,可以根據條碼標簽上的信息通過終端查詢機、公共信息平臺網站、手機短信等方式查詢認證所購買豬肉的全過程質量安全信息,讓消費者真正放心的吃到質量可靠的豬肉。
4.管理查詢
所有養殖、屠宰和銷售的數據均上傳到管理中心進行存儲和處理,生產各類生產統計報表。同時,系統按照不同的權限,給各級管理人員提供查詢窗口,領導可以通過登陸系統查詢各個環節的生產數據。包括每個養殖場(甚至每頭豬)的日常喂養、防疫、收購數據屠宰分割車間的各項工作數據,庫存、發貨記錄及銷售專賣店的營銷數據,實現足不出戶,掌握全局。
五、系統擴展方案
1.對于企業已經實施信息化管理系統的企業,本系統的實施,不會改變原來的業務模式、工作流程,核心目的就是:利用RFID 這種信息載所具有的便捷性、安全性、可存儲的優點,取代原系統的數據采集模式(手工填寫或條碼), 從而實現提高工作效率、保證系統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目的。所以,與企業已有信息管理系統的兼容問題,是肯定能夠解決的。
2.除了利用RFID 實現追溯系統外,還可以實現自動飼喂系統、生豬自動稱重系統、種豬養殖管理系統,實現企業科學化和自動化養殖。
3.本系統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為政府管理部門提供查詢窗口,了解相關信息。
六、效益分析
1.通過系統的實施,在企業內實現了產業鏈中的各環節實現了基礎數據電子化、業務流程信息化、信息傳遞網絡化。為企業管理部門提供最先進的技術手段和最為準確的決策依據。
2.通過系統的實施,在企業內部進行信息化和自動化管理,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減輕員工勞動負擔和降低企業管理成本。
3.通過系統的實施,為企業提供了產品對外宣傳的窗口,為消費者提供了豐富的信息咨詢、食品追溯和投訴舉報渠道;提升產品品牌和市場上的競爭力,為企業創造更高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