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歷史背景
RFID固定資產管理系統采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以及條碼自動識別技術,通過管理區域位置閱讀器實時采集數據,監控固定資產移動;利用手持機盤點批量讀取固定資產上所附的RFID電子標簽,實現快速盤點,提高盤點的效率和準確性;提供固定資產日常管理、折舊管理和報表分析,確保固定資產的完整、保值、增值,正確核算資產的數量及價值,監督并促進固定資產的妥善保管和合理使用,不斷提高設備利用率和完好率,充分發揮固定資產效能。
對資產進行規范化的管理,通過對其劃分目錄、類別、種類等使資產信息有序化,飛陽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可以對資產做復雜的定義以適應企業需求,并且通過與其他模塊的結合集成資產的所有信息,包括說明書、所屬部門、價格、當前價值、流轉狀況、負責人、使用人等。結合條碼管理,做到對資產的維修、保養、外借、歸還、報廢等進一步完善管理。
采用工作流管理,實現資產的申購、借用、盤點、出入庫等相關功能,飛陽固定資產管理系統能跟蹤資產整個生命周期內的使用情況,飛提供多種報告以對資產使用情況、流轉情況、折舊情況、需求統計等作出多角度的分析以支持企業的資產管理。
二、設計目標
通過建立一個有效的RFID智能管理系統,利用現代計算機信息化技術和先進的RFID技術方便快捷的數據采集傳輸手段和有效便捷的數據管理方式,為資產的購買,流轉,盤點等信息提供一個方便快捷的記錄與查詢方式,實現資產信息在手持終端、服務器中實時共享,并同時保證這些信息能夠得到及時的更新和維護。
RFID技術作為一種先進智能采集模塊加入到固定資產管理系統中,以實現對資產的購買,流轉,盤點等信息的有效的管理,便于隨時了解每個資產的動態情況,及時對資產進行規范調整,做到準確、高效。
三、系統流程
1.賦碼、登記、打標
(1)對于抗金屬標簽,采用條碼槍與發卡器結合,掃描條碼的同時把信息寫入到電子標簽中;
(2)對于普通標簽,采用RFID標簽打印機對其進行打印與數據的寫入。
2.資產流轉
資產流轉包括資產變更、維修、報廢、借用等操作流程,管理人員都可以采用手持終端直接讀取標簽或者掃描條碼做相對應的操作,同時數據反饋到系統中,生成相對于的報表。
3.盤點
盤點模塊分為倉庫盤點與在用盤點兩部分,打開手持終端的盤點界面,相關工作人員利用手持終端(RFID)下載盤點計劃,然后對資產進行一一盤點,讀取各產品對應的RFID電子標簽,盤點完畢,把盤點數據上傳系統,自動生成盤盈盤虧表。
四、系統功能
1.系統管理:主要是指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的設置,包括對用戶的授權,部門、員工的設置,數據的初始化以及備份,支持基礎資料的登記等功能。
2.資產基本管理:主要是對資產整體情況的統計,資產的入庫,管理員的核實以及保管員的確認,然后對資產的驗收確認。
3.資產動態管理:主要是對資產流轉的把控,包括資產的變更、調撥、借用、統計、報廢、維修等流程,PC端可以做到登記與查詢的功能,移動端做登記處理,實現資產在流轉過程中,實時可以進行數據的登記。
4.資產盤點:系統最關鍵的功能模塊,PC端作為查詢端,進行盤點時,系統創建盤點計劃,PDA下載盤點計劃,盤點后,上傳盤點數據,系統自動生成盤盈盤虧表。
5.報表管理:生成各類報表,可自定義報表和它的顯示方式,能預覽、打印或者導出報表。主要對資產流轉過程中報表的統計與分析,包括分類明細統計報表、部門明細統計報表、人員所對應資產統計報表。
五、系統優勢
1.系統采用三層架構設計
第一層:客戶端。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08開發WinForm應用程序和Asp.net WebForm程序。另外,RFID手持機單獨編寫程序負責數據的采集;結合條碼采集數據,通過編寫數據讀取接口,讀取手持機發送的數據并導入到系統中。
第二層:應用服務器端。采用Microsoft WCF框架,保證系統的兼容性和擴展性;運用接口技術、ORM和獨立數據訪問層;業務邏輯集中,保證可維護性。
第三層:數據庫。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2008。
2.儲存的信息量大,快速識別資產信息,降低操作時間,提高識別效率。
3.高效智能化管理模式,可以同時對多個物體進行識讀,降低操作時間,提高識別效率。
4.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單位形象和整體技術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