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的引入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高等學校占有、使用的固定資產規模急劇膨脹,其構成日趨復雜,管理難度越來越大。尤其是隨著校際間的合并與調整、學校內部推行的后勤、財務、人事、分配等各項改革的深化,對高等學校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不斷提出新要求。但是,多年來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一直是高校管理的一個薄弱環節,管理基礎工作不夠規范,資產安全控制體系尚不完善,家底不清、帳帳、帳實不符、資產流失的現象在不少的學校依然存在,與高等教育發展改革的新形勢很不適應。
為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引入條碼來有效解決固定資產數據分散采集輸入的瓶頸難題,這樣才能將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的功能最大化地發揮出來。
條碼技術的引入取代了原來手工勞動,改變了以前的完成的僅僅是單一業務和專門用途資產的管理,未從根本上改變高校固定資產管理被動、滯后的局面。
二、飛陽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特點
1.全面性
2.高效性
3.嚴密性
4.實時性
5.規范性
6.先進性
三、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的基本功能
1.固定資產的增加
根據實際工作流程,使用部門錄入驗收單信息,生成資產卡片并填寫相關使用信息,提交歸口管理部門審核;歸口部門審核通過后提交財務部門審核與記帳,完成固定資產增加手續。
2.資產變動管理
記錄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一些主要使用屬性的變化,如現狀、使用人、使用單位、使用方向、存放地點、單價等。選擇要變動的資產,填寫并打印資產變動報告單,經過歸口管理部門審核,對于影響資產價值的變動,再經過財務審核與記帳,完成變動。
3.資產處置管理
對于報廢、報損、出售、無償調撥的固定資產,填寫并打印資產處置報告單,提交歸口管理部門審核和財務部門審核,記帳,完成資產處置。
4.資產清查
利用已有的固定資產數據資源和校園網絡資源,實現特定時點的以帳對物、以物對帳式的資產清查。可以利用條碼采集設備,對已粘貼條碼標簽的資產進行快速清查,準確率高、工作效率高、勞動強度低。也可以對特定單位、特定使用人、特定地點的資產進行清查。
5.查詢
以簡單、直觀、方便的操作方式,查詢到所需信息,生成各類查詢表格,欄目、樣式可自行設定。并可以直接得到日常管理活動中最常用的按使用單位、存放地點、使用人的查詢表。
6.審批管理
通過各部門審核報表,實現層層監督。系統支持多層審核功能,真正取代了紙質化的管理,節省了紙質走流程的程序,實現信息化單據流的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7.原始數據的整理與導入
在系統啟用時,學校原有的固定資產信息,經資產清查后,逐條錄入系統,經過歸口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的兩級審核和記帳,進入到數據庫中。
8.基本辦學條件分析
根據教育部有關標準,生成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分析表,可用于本科教學水平評估等。
9.精密、貴重及大型儀器設備信息維護
根據教育部要求的關鍵信息項,加強對貴重精密儀器設備的日常管理與維護,并對其使用信息進行記錄,以便更高效、合理地使用,使其充分發揮最大效能。
10.統計報表與自定義報表
根據設定條件,生成各種常見的統計表,為固定資產日常管理和領導決策提供全面、準確的依據。
11.上報數據
嚴格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于報送高校實驗室和儀器設備統計數據盤及報表的通知》規定的數據結構和文件格式,生成需要上報的有關儀器設備的數據。
12.統計分析
利用系統中的各類數據,根據管理需要,設定各類統計、分析的條件,可以對全校固定資產進行全面的統計與分析,并生成樣式豐富的分析圖形和帳表,直觀實用,用于資產管理以及統籌決策等。
界面圖
四、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系統解決的問題
1.分校及院系多,管理難度大;
2.不能有效運用和調配資產,使用效率不高;
3.重購置輕維護,使維護成本增大;
4.降低了隨意和盲目購置造成的浪費;
5.能對資產的增減變動實時監控;
6.條碼的引入解決了信息的分散性和不對稱性;
7.管理資料不全面;
8.條碼技術的引入代替了以前手工輸入,避免了由于工作人員疏忽導致信息不準的情況發生。
五、固定資產條碼管理系統條碼設備配置
資產標簽打印機: S4331/S4231
數據采集器: FY-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