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統背景
目前,企業常用的設備巡檢方式通常是在各巡檢點放置巡檢本,由負責人員采用手工填寫方式進行簽到,這種方式需要依靠員工自身的責任心和自覺性,如果巡檢人員有心弄虛作假,沒有實地巡檢也照舊在巡檢本上簽字,容易給設備安全以及日常工作帶來安全隱患,企業無法確保設備點檢工作是否落實到位,數據真實性也無法保障,同時采集到的數據也沒法得到有效的二次利用。因此,企業急需借助新的巡檢技術來為設備搭建管理平臺,以提高設備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廣州飛致創陽為此研發了飛陽巡點檢管理系統,該系統除了可以進行常規巡檢監督工作之外,還能及時利用數據的時效性對設備的狀態和運行趨勢進行合理的把控和分析,為領導決策提供可靠的運行機制和依據。
二、系統介紹
“飛陽創新巡點檢管理系統”項目包含設備基本信息管理、設備巡點檢管理、隱患缺陷管理(含隱患缺陷整改流程以及與檢修進行關聯)、檢修管理、特種設備管理、計量器具管理、潤滑管理等。經系統運行調試,系統工作正常,對基層點檢操作工人的點檢作業形成標準化指導與約束,并對未按規定排班時間進行點檢的情況進行違規統計與提醒;可以對巡檢的隱患進行分配和驗收并進行記錄查詢;可以對設備的臺帳信息進行管理和信息查詢,可以對特種設備、計量器具、需潤滑的設備進行校驗(校準、潤滑節點)的時間提醒;可以對相關報表進行查詢、統計和導出。
三、總體流程
四、實現效果
通過系統的建設,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來輔助設備管理業務,并結合管理制度與流程的規范與落實,目前已達到以下效果:
1)巡檢到位的落實:采用先進的NFC(或二維碼)技術,人員必須到巡檢點進行感應后才能取得該點的資料,從而確保了人員的到位率。
2)效率的提升:巡點檢采用智能終端收集數據,完成后只要進行數據上傳即可,避免以往采用人工進行輸入數據的過程,從而減少了人為的輸入錯誤,并節約了時間。
3)異常預知:根據每日的巡檢數據,系統提供設備的數據趨勢分析報表,根據趨勢可以提前預知異常的發生。
4)異常采集:異常點通過拍照、備注的方式反饋到服務器,從而提高了管理的可行性,實時監控所有異常點。
5)設備資料與各項記錄、檔案的有效歸檔與管理,提高檔案完整性、規范性與可用性。
6) 提高設備各項維護工作的計劃性、執行反饋及時性與完整性,提高工作效率。
五、軟件界面